近日,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公布2022-2023年度(第二批)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评选结果,贵州交建集团所属桥梁集团参建的北京新机场至德州高速公路京冀界至津石高速段、荣乌高速公路新线京台高速至京港澳高速段,路桥集团承建的贵州省德江至习水高速公路德江至务川段德江隧道荣获2022-2023年度(第二批)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
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又称“李春奖”,由交通运输部与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联合设立,与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齐名,是全国公路交通行业最高质量奖。该奖项在建设管理理念、工程建造质量、科技创新成果和管理维护运营等方面代表了公路交通行业最高水准,是中国公路建设者的最高荣誉。
京德高速
京德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87.256公里,是河北雄安新区通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最便捷的通道。桥梁集团承建的京德ZT3标全长15.7公里,于2021年5月建成通车。
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对标雄安速度、雄安质量、雄安标准,克服了有效工期短、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协调单位多、冬季施工时间长等“大考”,仅用13个月率先实现全线双幅贯通。
京德高速ZT3标千人目互通
北方天气严寒,项目有效施工时间每年仅有8个月,这让原本紧张的工期更加紧迫。项目负责人在第一次工作部署会上要求:“我们必须跑步进场、起步冲刺,一分钟也耽搁不起。”
京德ZT3标挑灯夜战全力推进水稳摊铺
软基处理是项目部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京德ZT3标软基处理量是全线所有标段当中最大的,其中用到的桩基类型就有CFG桩、高压旋喷桩、夯实水泥土桩、预应力管桩、袋装沙井等多种类型。“根本没有时间慢慢适应环境,慢慢掌握施工工艺,我们只能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压力很大。”工区长说到。
京德ZT3标软基处理现场
为了补齐技术上的短板,项目班子带领技术员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技术指导书深入了解施工工艺,有时凌晨一两点钟还在现场研究最优施工方法。同时,为了保证施工进度,项目部投入130余台大型设备,10支施工队伍,全面铺开,同步作业,人歇机不歇,管理人员困了就在车里眯会,饿了就吃送到施工现场的盒饭,几天几夜都没有回过驻地,靠着这股拼劲,京德ZT3标仅用了30天就完成了55段90.8万延米的软基处理。
“在进行夯实水泥土桩施工的时候,过筛后土的粒径稍微大一点都不能满足要求,尽管是晚上11点多了,我们技术员也要在现场调整筛子直到粒径合格。”现场技术员说到。项目部将高标准高质量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和各环节,处处体现着精细化管理。
冬季除雪
“我们响应就地过年号召,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争取项目早日完工!”春节期间,项目施工现场依然一片热火朝天、大干快干的局面。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畏艰难、只争朝夕,实现在全线率先完成主体工程、率先沥青路面摊铺。
荣乌高速?
荣乌高速公路新线全长约73公里,是雄安新区公路路网重要组成路段。桥梁集团承建的荣乌高速ZT10标全长5.5公里,路面工程19.5公里, 于2021年5月建成通车。
荣乌新线ZT10标柳卓互通
荣乌ZT10标涉及3个乡镇、7个行政村,征拆量多、情况错综复杂且难度大,征地拆迁是项目部必须最先攻克的难题。为保证施工进度,项目班子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和村镇,亲自带领协调人员到户宣传、到户沟通,亲自到现场协调问题,解决矛盾,“一天脚不离地”是他们的工作常态。项目党支部通过“温暖党建”“以暖促建”主动帮助当地村民解难题、办实事,用真情和付出换来了当地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一线建设者
南拒马河特大桥全长2907米,是荣乌高速新线控制性工程之一,项目班子蹲点指挥,业务骨干驻守一线,党员干部带头在前,集中力量解决项目难题、痛点和堵点,不分白天黑夜连轴转,无论高温酷暑,还是数九严寒,都在与时间赛跑,踩下工程建设“油门”,仅用70余天实现南拒马河特大桥刚构桥上构双幅合龙,创下了月平均生产产值过亿元的纪录。
“北方冬季很冷,零下十几度,风吹起来就像刀子割一样,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我们使用电暖、棉被和灰土工艺,很好的保证了冬天钢箱梁、路基填筑施工,得到了业主单位的高度认可。”项目经理说。
“永久路面”摊铺
荣乌高速的“永久路面”使用材料以橡胶粉改性沥青为主,与普通沥青相比,在沥青中添加橡胶粉使其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得到大大提高,能够实现15年不用小修、20年不用大修,路面设计寿命能够达到40年,是传统路面寿命的2.6倍。
荣乌ZT10标拔河比赛
“我们还年轻,不怕吃苦!”“一定要把进度赶上去,我们不能给项目拖后腿!”在项目建设最艰难、最关键的时期,全体员工拧成了一股绳,青年技术员主动请缨,夜晚气温低,项目部就为现场送棉衣、送宵夜,项目所有员工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项目在全线率先实现主线双幅贯通、主体工程完工,荣获河北交通运输厅2020年“先进项目部”称号、河北交投集团“优秀施工项目部”称号。
德江隧道?
路桥集团承建的德江隧道,全长5.5公里,是德江至务川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全线最难啃的“硬骨头”。
建成后的德江隧道
隧道地处贵州高原东北部的武陵山山脉向大娄山山脉过度的斜坡地带,因向斜构造储水作用和底部泥岩对地下水的阻隔作用,德江隧道上方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地下暗河系统,水头高达210m,峰值涌水流量达3.8m3/s,高压涌突水问题是影响该特长隧道建设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重大难题。2017年12月22日,德江隧道正在热火朝天的施工中,出口端左洞在超前钻孔时突遇高压涌水,1月21日,左洞涌水又突然增大,因隧道为下坡施工,水面一度上涨超过二衬位置;3月3日下午1时,右洞YK10+401掌子面在进行超前钻孔时又突发高压涌水,短短30分钟即由掌子面淹没至仰拱附近。
德江隧道左洞涌水
“常规的隧道涌水处置是‘以排为主’,但德江隧道的涌水点到出口约有50米高差,排水距离约有2公里。”项目部总工程师靳俊奇说,如果采用排水方案不仅实施起来十分困难,还会使附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量大大减少,村民的生活用水、灌溉用水都将受到很大影响,同时也会使山上植被缺水,可能造成荒漠化。”
靳俊奇在德江隧道施工现场处置涌水
为此,项目全国范围内邀请专家把脉问诊,对方案不断研讨完善,超前钻孔,注浆加固,稳固开挖……,在反复的尝试、总结中,逐渐总结和探索出了“帷幕注浆堵水法”、“膜袋注浆堵水法”、“速凝膏浆高压注浆堵水法”等一系列施工方法,确立了“以堵为主、堵截结合、抽排为辅”的处理方案。这一套在山岭隧道高压涌水注浆堵水施工工法,不仅解决了德江隧道的涌水难题,也为全国类似的富水隧道施工提供了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险象环生的涌水处置,见证了建设者的技术实力,也为隧道建设积累了珍贵的施工经验。以德江隧道为依托开展的“岩溶区向斜段公路隧道高压涌水堵水关键技术研究”已获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科研项目立项,目前依托德江隧道高压涌水处置技术已形成了公路工法1项、企业级工法4项、论文15篇、专利10项。